微信扫一扫
媒体称众筹炒楼平台潜入广州 100万起步
春节过后,一线城市房价上涨,不论是深圳还是北京等多个一线城市,均出现包括自买自卖转按揭、众筹炒房等借助杠杆手段炒房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作为一线城市的广州,似乎显得特别“安静”,几乎找不到投资客通过众筹、杠杆等方式炒房的痕迹。不过,这一现象正在悄然改变。连日来,羊城晚报调查发现,有众筹炒楼平台日前已悄悄潜入广州。但是,与深圳、北京两地1000元便可众筹炒楼相比,广州这一炒楼平台的众筹门槛却高出不少:100万元起步!
众筹炒楼平台现身广州
继北、上、深后,广州也现出了众筹炒房平台。日前,有徐姓市民向羊城晚报记者报料称,有一个叫“梦空间创业社区”的微信平台发布信息称:投资100万起,由运作团队专门负责炒楼事各,房屋产权资料由投资方保管持有,炒楼运作团队不经手资金和产权,炒楼盈利利按合作方案分成;广州今年楼价预计会上涨30%左右,回报可观,风险可控。
随后,记者以投资客的身份加入该平台,该平台一自称姓罗的负责人表示,在广州炒楼主要以越秀、荔湾、芳村等旧城区为主,资金由投资方自持或冻结,但要确保付款买楼时能及时到位。炒楼运作方是广州人,且有多套物业,届时双方要签署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利润或亏损均按三七分成,投资方占七成,炒楼运作方占三成;投资方需积极配合炒楼方再次出售相关房屋。
对于目前有多少人通过该平台众筹买房,该罗姓负责人并没有回答。不过,上述报料人告诉记者,对于众筹炒楼感兴趣的投资客不在少数。“我将上述相关信息转发我身边的朋友后,有几个人都表示很感兴趣,但是大家都觉得100万元太多。”该徐姓报料人同时透露:“我们几个要好的朋友商量了下,想私下众筹买个小户型房源,每个人大概20多万就够了,具体细节还在进一步协商中。”
部分城市进入“颠狂”状态
随着众筹炒房客的增多,业内多次发出类似“短期狂飙,风险已大”的提示。然而,已进“颠狂”状态的北、上、深投资客,不仅没有把业内人士的这些风险提示“当回事”,反而变得愈发“疯狂”。
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之前在深圳,众筹买房需要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而随着深圳房价不断的大幅飙涨,现在其众筹买房门槛却被大大降低。有媒体报道称,只需要1000元,便可在深圳参与购房,按比例分享收益。
同样作为一线城市的上海和深圳,众筹炒房的疯狂程度决不亚于深圳。如在北京,一些大学生都开始加入到众筹炒房的大军之中。羊城晚报记者昨日在与北京一大学任教的朋友聊天时了解到,大学老师日前告诉记者,上周走在校园里,听旁边走着的一群男生在谈论众筹买房的事,其中还有人称正在考虑参与其中。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中国的房市进入了一场浩大的加杠杆期,楼市活跃着大量的场外配资。据统计,目前房地产交易市场中,三成购房者是借助中介公司杠杆来完成购房的。有数据显示,链家约有2100亿元使用了杠杆成交,我爱我家大约也有800亿元。有业内人士估计,整个中介行业通过“场外配资”实现购房成交金额或早已超过1万亿元。
链家曾承认,其销售成交额中约30%源自于链家金融部门推动。用上海市建委相关人员的话说,链家一个城市约3000套房屋借用了金融杠杆,这涉及到3000组家庭,加上一环扣一环的连环配资,波及范围更广。“链家决不是一家在做这种场外配资。”银库金融副总裁齐俊杰表示,房地产之所以到今天在一些城市还能疯涨,完全是因为民间金融在作怪。
众筹买房风险不可控
众筹降低了房产投资的门槛,但能否高效运营仍存在变数。不论是通过平台,还是几个人合伙凑份子买房,操作起来都有一定难度和风险。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律师聂卫国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物权法》规定,房屋实行登记制,房屋共有人的信息,必须全部体现在《房产证》上。“如果《房产证》上只登记了一个人的名字,那么该房屋就是这个人的私有财产,并不是共有。即使共同出资人在购买前签署过有关协议,也可以按照借贷关系解决,产权人只需要将他人所出的购房资金归还就可以了。”
不仅如此,聂卫国还表示,如果房产证上没有自己的名字,别人变卖或抵押相关房屋,自己或会面临不知情或不可控的风险。
聂卫国还提醒说,众筹购房者,若房产证可以署多个人的名字,最好注明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会清晰的标明各人所持比例,而共同共有则是平均分配。”
-
下一条:广州房价已连续上涨11个月
自定义HTML广告位